
雅桑寺,在山南之乃东县境内,坐落县驻地以南、贡德贡乡雅桑的卞可日半山腰上,海拔4330米。雅桑寺是雅桑噶举派(系帕竹噶举八小支系之一)的祖寺。该派开始于格丹益西僧格(?~1207。门隅人。年少帮人牧羊。后来拜帕木竹巴为师学法)。他的弟子却吉门兰于1206年(藏历火虎年)掌管修建了雅桑寺。
雅桑·却吉门兰(1169~1233)意为“法愿”,藏族佛学家,雅桑噶举派的创始人。1169年(藏历第三绕迥之土牛年)生于藏协玛莫当地,属努氏宗族,父亲名叫莫嘉,母亲名叫香江绷吉。童年时他依正·堪布却敦落发为僧,取法名“却吉门兰”;后从法则师听受《毗奈耶》和《甘丹法类》,能天然生起修的功用;18岁时,在嘉杜寺从亲教师鲁嘎、法则师贡格瓦和梁·达玛思吉、屏教师麦恰等上师受比丘戒,精研《毗奈耶》,人称“鲁技律师”;25岁时在尼达寺任副法座;25岁时在尼达寺任副法座;28岁时先在夏相寺当管家,后从帕木竹巴大弟子萨热瓦·噶丹益西僧格学习《大手印心要》、《耳传识面》和《那若六法》等;38岁时,他在山南的雅隆香波雪山邻近建了雅桑寺,由寺而得雅桑噶举。
却吉门兰身后,雅桑噶举进一步和当地实力紧密结合。元朝时,雅桑是十三万户(即噶玛万户、止贡万户、蔡巴万户、塘波且巴万户、帕竹万户、雅桑万户、拉堆洛万户、拉堆洛万户、古尔摩万户、曲弥万户、襄万户、霞鲁万户、羊杰出万户)之一,尽管实力不大,但很活泼。14世纪中叶,曾和止贡、蔡巴联合起来一起与帕木竹贡、蔡巴联合起来一起与帕木竹巴为敌,到1349年前后,帕竹司徒·张曲坚赞(1302~1364)把雅桑万户灭掉,将其辖地并入帕竹政权(于1354年替代萨迦政权而树立,共传十三代法王。至1618年被藏巴汗树立的噶玛政权推翻,控制西藏共达二百六十四年之久),雅桑噶举从此一蹶不振。格鲁派鼓起后,在帕竹和雅桑这两个当地实力的奋斗中,格鲁派是明显地偏袒帕竹,排挤雅桑的。雅桑当地实力虚弱之后,雅桑噶举的教法也随之逐步失传了。
雅桑寺规划适当雄伟,面积9万平方米(东西长250米,南北宽360米)。寺庙依山而建,密密麻麻,层层举高,远望似六七排高楼,寺院殿堂顶部还饰以光辉的金顶,耀眼夺目,加上前边绕攀山寺的长长的“之”字形主道相衬,与拉萨布达拉宫的气仿,因而被称为“小布达拉”。寺庙建成后,在它的周围先后建起了雅桑历代师传喇嘛的积德行善殿,一起又为各个喇嘛修建了面积为14初(1初约40厘米)的灵塔,这些更把雅桑寺装点得金碧辉煌,庄重多姿。
雅桑寺内主供的合金释迦牟尼佛像,比拉萨大昭寺里的释迦牟尼像还高20厘米;还有极为宝贵的缎制无量寿佛唐卡,传说这幅唐卡制成后还举行了盛大的开光典礼,因而这幅唐卡百年如新,一尘不沾。雅桑寺原主寺是布达拉宫的译仓(材料室),后来奉林宗族的拉章为寺。文G时被毁为废墟,现仅存一些破墙和单个殿堂。该寺收藏的《雅桑噶寺史》,为研讨该寺前史、雅桑噶举前史以及西藏史供给了重要的材料。
【恭请泰国佛牌正牌:】
文章推荐: